第48章 福建沿海倭寇横行(1 / 2)

加入书签

朱高爔不在东北的这几个月,一切都在有序发展。

而且由于完全掌控东北地区后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速度比朱高爔在辽东都司期间还要快好几倍。

随着新的煤矿的开采,原本的蜂窝煤作坊已经变成数十个大工厂。

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蜂窝煤从其中生产而出,然后运到全国各个地方。

朱高爔将系统空间中的这些年垂钓上来的物品整理了一下,从中发现了一本“高炉冶铁炼钢术”。

这下更是给东北地区的发展安装上了推进器。

加上不断有新的矿山被发现,这使得整个东北地区的钢铁产量何止翻了百倍。

历史记载中,大明洪武年间冶铁量,一年最高是一千八百多万斤,也就是一点八万吨。

到了明末崇祯年间,大明冶铁量达到顶峰,达到五十万吨。

在朱高爔推进高炉冶铁炼钢术后,最近三月东北地区的冶铁量已经达到100万吨。

其中的钢产量,更加惊世骇俗,达到了恐怖的十万吨!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和不断开采的矿山,有人预估未来一年整个东北的冶铁量。

将达到达到了恐怖的上千万吨,虽然没办法跟后世的“闪速炼钢”相比。

但这个数据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的时代全球冶铁产量的总和。

这将代表着什么?

钢铁产量的增加,可不仅仅是军械铠甲数量的上升,整个国家战争潜力的提升。

钢铁用在工厂中,加上培养的各种机械人才,可以改进各种机械,提升生产效率。

钢铁用在农业上,马拉着钢犁耕地,效率是以前牛耕的十几倍!

蒸汽机之前已经研制成功,有的矿山开采已经开始使用蒸汽机提供动力。

有人已经开始研究蒸汽机车了,等到合适的时机,铁路未必不能铺满整个东北。

水泥工厂也在整个东北地区建设起来了,源源不断的水泥被运到正在修建的城池和道路上。

整个东北地区正在逐渐被连接起来,一步步变成一个整体。

随着一条条道路将整个东北连接起来,一个个国营农场也随之出现。

这片荒芜的黑土地,正在一步步变成大明最大的粮仓。

由于制定的每个月只要完成国营农场的生产任务,农户就可以无偿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一定年限内还不用交税。

而且朱高爔经略东北地区时不使用徭役,而是采用招工手段。

来做工的人不但可以吃饱穿暖,每个月还有不低的月钱拿。

再加上推广良种给朱高爔以及岐王府带来的名声。

如今的东北地区,已经不需要朱高爔派人去发生灾荒的地方招人。

就有无数人活不下去的底层百姓拖家带口的往东北地区赶,想在这里找一条生路。

朱高爔空间中的猪牛羊马鸡鸭鹅等牲畜,早已经在东北地区广泛养殖开了。

先说猪,不同于这个时代猪肉的难以下咽,系统空间之前奖励的猪饲料转化率高。

瘦肉含量高,口感好,再加上有玉米这种可以喂养牲畜的口粮。

这样发展几年整个东北地区实现猪肉自由不是梦。

由于草原还掌控在鞑靼瓦剌和兀良哈手中,牛羊马匹目前还是以国营农场圈养为主。

就是这些圈养的牛跟马还是为东北地区的开垦做出了巨大贡献。

羊则可以提供羊毛,可以制做羊毛织物,为东北百姓冬天的保暖提供保障。

羊肉和羊奶又可以进一步充实百姓的餐桌,丰富百姓的食谱。

至于鸡鸭鹅,东北地区几乎每家都会养一些,一方面它们可以下蛋,而且他们本身就是很好的肉食。

拥抱大海的环境和系统空间中的海洋资源又为这里带来了大量的海鲜。

在这种种优势的加持下,整个东北地区的人口正在极速增加。

由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时期的不足百万,正迅速向着五百万人口大关迈进。

按照现在的人口迁入速度和新生儿出生率,未来二十年突破千万也不是不可能。

在朱高爔不在的这段时间,整个东北地区被大明完全掌控的消息传回草原。

不出所料,鞑靼部果然联合瓦剌和草原诸部,几次突袭青州城。

试图重新掌握整个东北地区,从而进一步威胁大明的北部边境。

青州城有朱高爔留下的一个团的驻守兵力,再加上守军手中的自动步枪和多口径迫击炮等武器。

蒙古诸部联军信心十足的来到庆州城下,却在留下无数的尸体后仓惶逃离。

最近崛起的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在见识到明军的火力后,一度陷入自闭。

怀疑自己潜伏大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看到的是不是只是大明的冰山一角。

回到东北的朱高爔暂时还没有找草原各部族麻烦的打算,这里毕竟是要留给老爷子亲自来的。

要是这个时候就把草原上的蒙古部落给灭了,老爷子还怎么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