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1 / 2)

加入书签

    无他,始皇帝近来透出风声,有意在修订秦律时,考虑废除一部分沿袭自旧时代的残酷肉刑(如黥面、劓刑)和过于严苛的连坐法。

    方才知道这个消息,叔孙通扼腕叹息:淳于博士,你殉道早了啊。

    这对于一直倡导“德治”、“仁政”的儒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和信号。

    一位白发老儒颤巍巍地起身,高举酒爵,声音洪亮:“陛下功盖三皇,德超五帝!昔尧舜禹汤,亦不过使民安居乐业。然陛下北逐胡虏,南平百越,使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此乃万世未有之功业!今又体恤民命,欲除苛法,其仁德之心,堪比先代圣王啊。”

    这番露骨的谄媚,直听得一些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叔孙通虎躯一震,满目惊诧地望过去,他们儒家还有比他更会舔的人了?

    不过,仁德?这是能对始皇帝说的吗?这老儒也真是闭眼夸了。

    叔孙通立时起身举起酒杯,双眼中燃起战意,声音如同歌咏:“陛下之功,早已超越昔年尧舜禹汤。先代圣王不过治世百里、千里,陛下却一统寰宇。今又欲除苛法,此乃亘古未有之圣举!此乃可使天下海晏河清之举,臣为陛下贺!为大秦贺!”

    这番话说得殿中不少人侧目,尤其是法家官员所在的区域。

    只不过他们面色沉静,举止谨慎,既不像农家墨家那般因实务而放松,也不似儒家那般忘形。

    始皇帝近来对百家态度的微妙变化,以及对废除肉刑的考虑,都让他们感到一丝不安。

    但他们深知秦以法立国,根基未动,此刻在宴会上更是不敢流露出任何偏私或不满,只是恪守着法度礼仪,静观其变。

    更重要的是,李斯私下早已提点暗示过他们,谁敢扰乱始皇帝的大计,谁就是与他、与陛下、与大秦作对。

    不安之余,不少法家官员也为即将到来的废除肉刑和连坐而欣喜。

    他们默默饮酒,观察着始皇帝的反应。

    李斯垂下眼,掩去眼中的情绪。

    儒家,死了一个淳于越,却还是分立几派。不过是从此前微妙的抗拒转为如今的曲意逢迎。

    始皇帝听着儒生的颂扬,脸上笑容依旧,但眼神深处却是一片冷静的深邃。儒家将他放进三皇五帝、尧舜之中类比,对于始皇帝来说,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文化认同。

    遥想一年多前,他在泰山封禅,不也是想要证明自己不仅是人间至尊,更是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功绩足以与先代圣王比肩,甚至超越他们。

    然而,一思及泰山封禅,始皇帝原本火热的心蓦地冷了下来。

    他这个人记仇得很,年少时在赵国欺侮过他的人都被他坑杀了。赵国灭国之时,他可是特地从咸阳赶到邯郸去的呢。

    他可没忘记泰山脚下齐鲁儒生对他的讥讽。

    始皇帝眯了眯眼,并未对这番比拟做出直接回应,只是微微颔首,示意那老儒和叔孙通坐下。

    因为始皇帝的倾向,歌舞中不自觉带了玄鸟的元素,此前为神使汇编的舞曲《玄鸟》再次唱响咸阳宫中。

    林凤至看着为首带着金色面具的舞者,思绪万千。

    玄鸟玄鸟,是什么选中了她?是什么带领她来到大秦?她有什么任务吗?她还能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乡吗?

    穿越之前,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那么思念,直到现在才恍然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珍贵。

    她的亲朋好友们还在现代,恐怕没人想过她仅仅只是出一趟门就来到了千年之前的朝代。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