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1 / 2)

加入书签

    ......火药之事,需绝对保密,此乃帝国根基。”

    赤粟陪着随行的农家弟子们上山下地,研究百越之地的珍奇物产,黑了不少:“自然,我选的人章将军不是都看过了吗?家世清白,在咸阳有家小,对大秦绝对忠诚。说来百越也很不错,农家那帮人一听越人有能种两茬的水稻,找得都快疯了。”

    “双季稻,这谁能与之匹敌?”刘季望向热闹的集市,意味深长地说:“人们要的其实很简单。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又愿意整天提着脑袋打仗呢?这甜味,比什么大道理都管用。”

    初夏的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温暖而明亮。

    甘蔗田绿意盎然,糖坊的炊烟袅袅升起,一个全新的、甜蜜的岭南,正在战争的废墟上悄然诞生。

    至此,章邯、刘季、赤粟三人带着甘蔗化糖的秘方、治疗轻度瘴气的药方和改良版的火药完成了他们的任务。

    -

    随着治粟内史报喜奏折呈上去的,还有南边百越的战况。

    彼时咸阳宫中一片安宁,殿内只有纸张翻动的轻微声响和鹦鹉啄食的细微声响。蒙毅深知陛下的脾性,从不以琐事相扰。他静候片刻,待始皇批完手中一卷,才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陛下,”蒙毅的声音平稳而清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臣,特为陛下呈上‘咸阳学宫’依新术所制之首期《大秦官报》,恭请陛下圣览。”

    w?a?n?g?址?f?a?b?u?Y?e??????μ???é?n?2???????5????????

    他的声音平稳,但内心实则有些忐忑。

    这是新鲜事物,虽有神使背书,又经李斯丞相与学宫博士们再三斟酌,但陛下的心意莫测,不知会对这种将诸多国事汇于一纸的形式作何评价。他垂首等待着,眼角的余光能瞥见陛下停下了朱笔,抬起了头。

    大秦官报。

    是的,报纸。

    由林凤至提出,始皇帝准允,丞相李斯牵头,御史大夫监督,蒙毅携咸阳学宫诸家讲师具体办公进行试点监制。

    墨家弟子试了又试,终于调配出适合的纸浆配比,也捣鼓出了一整套适配的印刷工具。

    因为是第一期晓谕全国的报纸,文章选了一轮又一轮,不符合始皇帝心意、不符合大秦国情,对始皇帝批评、对大秦言论恶劣的一律不录用并追加责任。

    始皇抬起头,目光如电,落在蒙毅手中那叠轻便的物事上。它不像竹简那般笨重,也不似帛书那般昂贵,洁白而挺括。

    “此即......以纸所造之‘报’?”始皇的声音低沉,不带多余的感情,但熟悉他的人能听出一丝探究的兴趣。

    “正是。”蒙毅双手将报纸奉上。一旁的宫人小心接过,检查无误后,才恭敬地铺展在始皇的案几上。

    始皇没有立刻阅读内容,而是先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触摸了一下纸张的表面。细腻的触感、清晰的墨迹,以及这前所未见的形制,让他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满意。他这些时日早早就用上纸张办公,却还未曾想过将其放大,做成自己的喉舌。

    此物比竹简轻便百倍,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容量将不可同日而语。效率,这是他最看重的东西之一。

    他的目光开始扫过报头——“大秦官报”,四个庄重的小篆。

    然后是内容。

    报纸的内容,按照林凤至所言,不要用过于繁复拗口的字眼,要贴近民众,让民众能听得懂。

    看到【招贤令】时,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这本就是他赋予李斯的政策,报纸只是将其更广、更快地传播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