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扁平化管理(1 / 2)
“哦……关于这个……
我有一个系统性的想法。”
计成业听到这里,放下了杯子。
“我的意见是,在一定的基础上,模仿上海站,成立一个情报科,总务科,电讯科,另外行动科……就不用了。
我们飓风队的行动人员,应该是比上海站多出不少的,行动科,可以更改为三个行动中队,也就是一个行动大队。”
“嗯……”
“陈恩书”听了后,沉默了几秒钟,忽的抬起头来:
“你的想法我是完全赞同的,但是……如果真就成立了和上海站一样的部门,上海站会不会觉得我们僭越了?
毕竟不是所有的站长都是好说话的,我也不可能永远兼任上海站的副站长。”
“那您的意思呢……”
计成业连忙坐直了身子,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我的意思是,情报科和电讯科改为情报室和电讯室,这样一来,听起来也委婉一些。
还有,三个行动中队可以成立,但是行动大队……就不必了。
到时候让三个行动中队的所有正副队长直接和你对接。”
“陈恩书”不是什么贪恋权势的人,相反,他知道计成业这家伙是个可以托付的,所以适当的放权,也是对飓风队整体实力的一次提升。
“让他们直接和我对接……那你呢?”
这下,计成业有些摸不到头脑了。
“我啊……”
“陈恩书”又抿了一口咖啡:
“我负责电讯室和情报室就够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精力之下,我们要学会把队伍变得更加扁平化。
这样不仅仅是扩大我们和队伍的接触面,同时也是为了减少系统性的风险,要不然的话……稍微有个雨点,我们就得栽一个跟头。”
“哦……你说的对,安全确实应该放在第一位。”
在法租界潜伏这么多年,看到上海站换人如同走马灯一般,计成业早就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
听“陈恩书”这么说,他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相反的,他还觉得三个中队分的似乎还不够细。
如果可以的话,分成九个中队更好,扁平化管理吗,为的就是防止一个人被抓,连累到一群人。
“好吧,这些都交给我就行。
不过……上面刚刚发布的任务……”
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计成业直接把组建飓风队和人事任免等事情都揽了下来。
在别人看来,这可能是一个下级夺权的机会,正职一把手可能要防着点副职的二把手,但是“陈恩书”和计成业都知道,他们两个之间,完全没有必要搞那些乱七八糟的。
“嗯,你说的任务,的确是一个难题。
也不知道局座和委员长是怎么想的,我们这里是上海,不是伦敦,也不是巴黎……
让我们收集欧战的情报……”
“陈恩书”喝了一大口牛奶咖啡,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一次,老头子和局座两个人是真的黔驴技穷,没别的办法了。
要不然,也不可能把收集欧战情报的希望放在他这个刚刚上任的上海飓风队队长身上。
其实本来,他是不想接下这个烂摊子的,因为这一次帮了他们,接下来基本就会被赖上了……
但想一想,如果能让委员长在国际秩序中获得一些提前消息,拥有一些闪转腾挪的空间,这对于身处水深火热的中国百姓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好吧,我还是尽力试一试。
你如果有什么急事,可以打电话到顺风车行,找老三……”
如果说之前,“陈恩书”还要想办法和计成业保持距离,那么现在,作为他的副手……他还是要和计成业建立一个稳定的联系方式。
“好的,我知道了。”
计成业点了点头,随后就看着“陈恩书”起身离开了咖啡馆。
……
要说该怎么给委员长和局座提供欧洲战事的情报,“陈恩书”只有一个字,编!
在他初中时期的历史书上,就已经有人把这一段事情记录的完完整整。
从德国人哪一天进攻比利时,卢森堡,芬兰……
到如何穿越阿登森林,绕过法国人引以为豪的马奇诺防线,三十天占领法国北部,最后四十二天迫使整个法国投降,“陈恩书”的脑子里都有一个完整的时间线。
他猜测,现在委员长等人估计和法国人一样,还在抱着那条八百公里长的混凝土长城,做最后的美梦。
殊不知德国人根本就没有攻打钢铁长城的意愿。
如果可能的话,哪个脑子正常的人会拿自己的头去撞一块石头?
……
事实也如“陈恩书”所想象的那样,古德里安率领的装甲部队在法国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狂飙,法国人却做不出任何的抵抗。
甚至,他们的反应速度,和抵抗烈度,都远远比不上他们的邻居比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