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0 风云汇聚(2 / 4)

加入书签

nbsp;裴元听着魏讷传来的消息,一时间也有些方寸大乱。

    李东阳这一中风,就意味着杨廷和很有可能提前成为首辅,执掌朝堂。

    “外相”先于“內相”调整,必然会带来全新的政治变动。

    头一个,就是要补人入阁的事情。

    论及名声威望,吏部尚书杨一清当仁不让。

    可杨一清和张永的联盟,人所尽知。

    一旦杨一清入阁,他以大学士票拟,张永以司礼监掌印用印,那这大明还有他杨廷和什么事?

    别说杨廷和了,就连打酱油的梁储和费宏,也不会乐意见到这样的场面。

    而且杨一清和杨廷和这“二杨”之间,本身就有着不小的矛盾。

    当初霸州军刚开始叛乱的时候,杨一清积极主动的推举右都御史马中锡前往讨伐。

    杨廷和一开始没吭声,等到大军出发了,才发表社评文章,“马中锡是个文人,恐怕不能胜任。”

    话语间的意思,就差把马中锡和马幼常相提并论了。

    杨一清对此感觉十分膈应,可是大军已经出发了,就算临时换将也来不及。

    杨一清只能祈祷马中锡能够争气一点,千万不要跑去山上扎营。

    好在马中锡不愧是不世出的儒将,其才略不下“淮南公瑾”刘祥刘知府,他率领大军分路合进,猝然而至,打了霸州军一个猝不及防。

    霸州军的几个大帅都很懵逼,没想到事业刚开始,大明朝廷就跑来降维打击了。

    面对巨大的优势,马中锡羽扇纶巾,从容不迫。

    表示,要玩一个花活。

    他亲自带着酒食前往刘六、刘七大营中开诚慰谕,想要凭借儒家学问和个人魅力,将乱军招抚。

    刘六刘七他们本就是江湖人,骨子里还是草莽习性。

    见到马中锡身为一个文官,居然如此大胆,敢带着酒食进入霸州军军营,都十分感动。

    双方相见恨晚,痛饮一场。

    然后霸州军趁着朝廷大军没注意,跑了。

    再然后,“花活御史”就被纪委带走了。

    杨一清自此就和杨廷和结了仇。

    等到杨廷和推荐的陆完,在战事上高歌猛进之后,杨一清和杨廷和就更加不愉快了。

    杨一清对杨廷和的威胁,不止是能够和內相“张永”呼应,杨一清本身的能量也很巨大。

    他是吏部尚书,掌握着官员任免的权力。

    依靠为被刘瑾打击的官员平反,又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这些被杨一清平反的人,也天然的就成了杨一清的党徒。

    偏偏这份声望和势力,别人只能干看着没奈何。

    因为刘瑾就是杨一清和张永牵头扳倒的,这是人家该拿的掉落。

    裴元盘算了一会儿,感觉局面好像还不那么糟糕。

    杨廷和在打垮杨一清之前,应该是腾不出手来继续加强掌控力了,那么这个大明朝堂就还有他施展的空间。

    而且为了专心对付杨一清,杨廷和也必然会全面倒向“弘治旧人”,支持他们扳倒张永。

    裴元和魏讷告别,离开了通政司。

    朝中风云这般激荡,也是该我裴千户不沾因果的离京了……

    (本章未完,请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