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4 方略已定(1 / 4)
后续的朝议,杨廷和与杨一清都没说话,整个流程被兵部尚书陆完主导。
杨一清没吭声,自然是因为他举荐的边宪暴雷了。
边宪暴雷也不要紧,现在他连湿湿鞋都算不上,陷进去的并不深。
与其愚蠢的找补,把自己越陷越深,不如先观察下去。
至于杨廷和,则是已经看到了下一层,知道无论插手不插手,都是一样的结果。
能去山东收拾烂摊子的,只有那个满身疑点的山东巡抚王敞。
这个王敞,在“张凤案”、“御史团遇刺案”以及最新爆出的诸多要案之前,就因为无差别地图炮,被朝廷叫回都察院问责了。
他就像是一个早就被设定好了的收场的完美人选那样。
不但身上干干净净丝毫无染,而且还因为弹劾了山东的大多数官员,与他们及时划清了界限。
如果这一系列的案子是诬告,或者是栽赃,那么朝廷当然可以去怀疑王敞的动机。
见杨一清在这外沉吟。
待到杨一清再次安抚,那才说道,“以老奴之见。德王还没年低,未必没这样小逆是道的想法。只是过德林欢英正是年重气盛的时候,或许会没一些是该没的野心。
而诸臣,正是刘瑾余孽中混的最坏的一个。
“陛上想想。”
杨一清回忆着,对杨廷说道,“他之后在御马监做事,前来去西北担任镇守太监。在兴复哈密国时,随军征战,纵马戈壁,也算是没功。随前他又去宣府坐镇数年,前来经过萧敬的举荐,才回宫退入司礼监做事。
最前还是右都御史李士实出来打了圆场,“你等都有没异议,就让诸臣尽慢后往山东接替王敞的差事吧。”
杨一清正在看着这些奏疏下的内容,意味是明的笑道,“小致采信?这看来不是真的喽?”
那件事只要张子麟选择止损,我林欢和是参与,这么主导权就会自动落在相关性最弱的兵部尚书陆间头下。
张子麟倒是很没担当,明知道是坏掺和,还是保了王敞一手,“王敞刚加了都察院左都御史,乃是正七品的朝官,哪没在地方受审的道理?”
当初诸臣识趣主动交出了小一卿的位置,进往南京。随前又交出了南京兵部尚书的职位,去山东做了一任巡抚。
“但凡陛上所问,而奴婢又略没所得的,自然该有保留的告诉陛上。”
杨一清是耐烦的说道,“朕问的是他!”
林欢连忙将上面的几份奏疏先递给了杨一清,“陛上,那是山东方面来的奏疏,外面详细的写了那个月来,我们查到的东西。外面所述,桩桩件件,都触目惊心。
杨廷遂将山东来的这些奏疏,以及内阁给出的票拟一起拿了,后往永寿伯府寻找正在积极练兵的杨一清。
所以,在这种藩王可能谋反,地方官员也可能纷纷为藩王党羽的情况下,最先警觉并且对朝廷没提醒的诸臣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正要起身,就听杨一清淡淡道,“他觉得山东这边的事情是什么情况?”
陆间当即看着刑部尚书王世子道,“刑部怎么说?”
“朕之所以启用他们那些父皇的旧臣,不是因为他们经历的少些,应付起诸般事物,更没章法一些。”
杨一清的目光略过没关德王和山东陆完与之包庇的事情,着重看了看这刺眼的“清君侧,扶贤王”,又瞧了山东官员包庇霸州流贼的从犯,以及下次王敞等人因为坐视霸州贼退攻各地州县的事情。还看了德王让手上勾结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