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暴风雨来临前的争议(2 / 4)

加入书签

并破译的绝密情报,被火速送到了指挥中心的核心桌面上。

情报内容令人窒息:厄普西隆军正在大规模集结!其目标明确无比——动用其太平洋舰队主力、精锐的地面装甲集群以及强大的空军力量,兵分两路,同时向阿拉斯加要塞和非洲的焚风综合基地发动一场旨在彻底毁灭的“雷霆扫荡”行动。这不再是骚扰或试探,而是倾巢而出的决战信号!

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雪前的死寂。所有高级指挥官和核心成员——云茹、拉什迪(通过加密通讯接入)、维尔汀、十四行诗、菲因、阿丽兹、马尔翁等人——齐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严峻。

如何应对?是攻是守?基地内部瞬间产生了尖锐的意见分歧。

十四行诗率先站了出来,她的眼神锐利,语气坚定,显然早已根据情报和手中的数据进行了推演。她快步走到巨大的战略地图前,拿起光笔,在太平洋区域和加拿大边境线上划出清晰的箭头:

“云茹姐,各位!我认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被动地龟缩在要塞里等待敌人上门!那样只会让厄普西隆从容地完成部署,发挥其兵力优势,我们将陷入绝对的被动!”

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提出了一个以攻为守、主动出击的激进方案:

“第一,太平洋方向!我们新整编的海军舰队,加上上次缴获的机动基地车快速生产的海军单位,应立刻集结优势兵力,前出至太平洋关键航道!利用我们对局部海域的熟悉和我优化的通讯指挥系统,寻找机会拦截、骚扰,甚至伺机重创厄普西隆的登陆舰队!哪怕不能全歼,也要最大限度延缓其登陆时间,打乱其进攻节奏!”

“第二,加拿大陆地边境!我们不能让厄普西隆的陆军毫无压力地推进到我们的要塞门口。我建议,立刻组织精锐的快速反应部队,配属强大的装甲和电子战力量,主动越过边境,在加拿大境内的预设有利地形设伏! 目标不是正面硬撼,而是利用偷袭、伏击,重点打击他们的先头部队、后勤补给线,甚至偷袭他们在加拿大境内的前进基地!我们要让他们的陆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代价,让他们无法全力围攻阿拉斯加!”

她目光灼灼地看向云茹:“这是我们利用近期战斗力提升的势头,掌握主动权的唯一机会!以攻代守,才能化解对方的兵力优势!”

十四行诗的计划充满了年轻人的锐气和战术上的想象力,也符合她一贯善于发现并利用敌方弱点的风格。不少年轻军官,尤其是海军和陆军中渴望建功的将领,听得眼中放光,暗自点头。

然而,云茹在仔细聆听了十四行诗的计划后,却缓缓地摇了摇头。她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阿拉斯加要塞的位置上,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十四行诗的计划很大胆,也很有吸引力。但太过冒险了!”云茹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十四行诗身上,

“我们刚刚恢复元气,海军力量虽然有所增强,但与厄普西隆经营已久的太平洋舰队正面碰撞,胜算几何?一旦前出舰队被优势敌军缠住甚至歼灭,我们将彻底失去制海权,阿拉斯加将门户大开!”

“至于主动深入加拿大境内作战?”云茹的眉头紧锁,“那里是厄普西隆的控制区,我们缺乏可靠的补给和支援体系。一旦伏击不成反被包围,派出去的精锐部队就可能全军覆没!这会严重削弱我们本就有限的防御力量!”

一直沉默的维尔汀也开口了,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那是经历过巨大创伤后的审慎:“我同意云茹的意见。阿拉斯加是我们的根基,要塞防御体系是我们最大的依仗。主动出击,力量分散,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稳固防守,等待时机,更为可取。” 她的立场基于对风险的深刻认知和确保根基不失的考量。

顿时,会议室里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以十四行诗、阿丽兹和部分年轻气盛的军官为首的“主攻派”,和以云茹、维尔汀、拉什迪(远程)及大部分稳重老将为首的“主守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畏首畏尾只会错失良机!等敌人兵临城下就晚了!”

“盲目出击才是自取灭亡!我们要对全体将士的生命负责!”

“我们有能力在运动中歼敌!”

“我们有信心在防御中耗死敌人!”

争吵声越来越高,气氛变得紧张,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会议陷入了僵局。

就在争论最激烈的时候,云茹猛地一拍桌子,让所有人安静下来。她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特别是情绪激动的十四行诗和面色凝重的维尔汀。作为最高领袖,她必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中,找到一条最适合焚风生存与胜利的道路。

她深吸一口气,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太平洋和阿拉斯加山脉,声音沉稳而有力,提出了一个融合双方优点的 “攻守兼备,梯次阻击” 的综合性作战方案:

“你们的争论都有道理,但或许我们可以这样:”

“第一梯队(攻势防御):采纳十四行诗的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