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医脉薪传凝师徒,残踪袭坊撼传承(1 / 4)
医脉薪传凝师徒,残踪袭坊撼传承
一、辰时晨课传艺凝初心:辨药授针显匠心
辰时的汴京“医传承坊”,晨雾如淡纱般漫过门前的青铜师徒灯,灯柱上刻着“薪火相传,医心永续”的篆字,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坊内的药圃里,各色草药带着晨露,散发着清甜的气息;东侧的“辨药区”摆着墨家“青铜辨药仪”——仪身呈多面体,能通过纹路、气味、质地分辨药材真伪,顶端嵌着墨家矩尺纹;西侧的“针灸区”铺着道家《经络图谱》,旁置“针灸校准仪”,可精准定位穴位;灵枢、素问身着素色医袍,正带领七位弟子晨课,空气中满是专注与肃穆——这是道墨医艺传承的核心之地,亦是灵枢、素问作为医灵转世,守护医脉根基的重要场所。
辰时三刻,辨药课开始。灵枢手持一株柴胡,对弟子们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辨药是行医的根基,错认一味药,可能害人性命。这柴胡有‘北柴胡’与‘南柴胡’之分,北柴胡根粗、味微苦,主疏肝;南柴胡根细、味辛,主解表,你们用辨药仪试试,能否分清。”
大弟子阿木率先上前,将柴胡放入辨药仪,仪盘泛出淡金,显示“北柴胡,道地产区:山西,功效:疏肝解郁”。“师父,是北柴胡!”阿木声音洪亮,眼中满是自信。灵枢点头,又取来一株伪品柴胡:“再辨这株,若按真柴胡入药,会导致患者恶心呕吐。”
小弟子阿芷怯生生地接过,放入仪器,仪盘瞬间泛绿,标注“伪品,含毒成分:皂角苷”。“是假的!”阿芷惊呼,“之前在药铺见过类似的,当时没敢认,现在用仪器一测,果然是假的!”
素问笑着补充:“辨药不仅靠仪器,更要靠‘心’。道家讲‘格物致知’,多摸、多闻、多尝(浅尝),才能将药材刻在心里。我初学辨药时,曾把黄芪认成苦参,师父罚我采了一月黄芪,从此再也没错过。”
辰时四刻,针灸课开始。素问在针灸校准仪上固定好模拟人体,对弟子们说:“针灸需‘准、轻、稳’,准在穴位,轻在手法,稳在心态。这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若偏一分,就可能扎到神经,你们试试用校准仪定位。”
二弟子阿石手持银针,按校准仪提示下针,仪盘泛红——偏了半分。“不对!”灵枢上前调整他的手腕,“手腕要沉,针尖对准仪盘的红点,像射箭瞄准靶心,不能晃。”阿石按师父指导再试,仪盘泛金,精准命中穴位。“成了!”阿石兴奋地说,额上的汗珠却亮得显眼——方才的紧张显而易见。
灵枢望着弟子们的模样,心中涌起暖意:“你们初学,犯错难免,我与素问当年学针灸,手上的针眼比你们现在还多。医道无捷径,唯有‘勤’字,每日练针百次,三年后才能独立行医。”
此时,墨宗捧着一卷墨家《医传秘册》前来,册中记载着墨家先祖的辨药、针灸心得:“灵枢先生,这秘册里有墨家‘辨药三法’——看纹路、闻气味、测比重,可与道家辨药术互补,教给弟子们,能让他们少走弯路。”
灵枢接过秘册,正欲讲解,阿芷突然惊呼:“这株当归……泛绿了!”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药圃里的当归叶片上,竟泛着极淡的幽绿,试毒叶一碰,瞬间焦黑——是残踪气!“不好!药材被动了手脚!”灵枢脸色骤变,检查周围草药,发现多株常用药材都被污染,“余孽竟在药圃里藏残踪气!想让弟子们辨药时误认,或用毒药材行医,败坏医脉名声!”
墨宗立刻用圣火草粉末喷洒药圃,幽绿渐渐消退:“这些人太歹毒了!连传承根基都要破坏!我这就用墨家‘防戾药圃罩’将药圃护住,绝不让更多药材受害!”
辰时末,药圃恢复安全,阿木坚定地说:“师父,我们以后每日晨课先检查药材,绝不让邪祟的阴谋得逞!”灵枢望着弟子们的眼神,心中清楚:师徒同心,便是抵御邪祟的最坚实地基——这正是医脉传承的真谛。
二、巳时解困济难暖师徒:疫村援手显真情
巳时的阳光穿透晨雾,医传承坊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阿木脸色惨白地跑进来,跪在灵枢面前:“师父!不好了!我家乡遭了疫,爹娘都染病了,村里的大夫都没办法,求您救救他们!”
灵枢扶起阿木,袖中青铜符微微发烫:“莫慌!‘医者父母心’,你的家人,就是我们的家人。素问,你带弟子们准备‘清疫汤’与墨家消毒仪;墨宗,你备车,我们立刻动身。”
巳时三刻,众人抵达阿木的家乡——青柳村。村口拉起了草绳,弥漫着刺鼻的腥气,不时传来咳嗽声与哭声。阿木的爹娘躺在床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屋内的试毒叶已焦黑成灰。“是残踪疫瘴!”素问快速诊断,“与之前汴京的疫瘴类似,却更烈,需用‘清疫汤’配合墨家‘圣火消毒车’,双管齐下。”
墨宗启动消毒车,圣火草蒸汽弥漫全村,仪盘显示疫气浓度逐渐下降。灵枢则为阿木的爹娘施针,银针刺入肺俞、曲池穴,暂时缓解症状:“阿木,你去熬药,按这方子,每味药三钱,加水三碗,熬成一碗,趁热服用。”
阿木颤抖着手接过药方,泪水滴在纸上:“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