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75、我在课堂学自己写的诗(3 / 4)

加入书签

着学一学,还不知道能不能学会哩。”

    于是,接下来这些天,崔伯山、崔仲渊兄弟俩懵了。

    娘不再时刻盯着他俩学习。

    因为老崔氏自己,也忙着开始学习咯!

    崔岘将祖母的转变看在眼中,心情极好的去上学。

    伏牛巷。

    裴坚等人照旧在巷子口等着他们。

    瞧见崔岘过来。

    裴坚从书箱里掏出几张‘赏票’,当作折扇给自己扇风,还煞有介事道:“哎呀,今日还是有点热奥。”

    “吴夫子奖励的赏票,用来吹风刚刚好。你们知道的,我可没有炫耀的意思。”

    说是没有炫耀,但他嘴巴都快要咧到耳后根了。

    庄瑾、高奇、李鹤聿几人,也都各自将赏票取出来,超刻意的扇风。

    赵志案过后,几位少爷也在成长。

    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课外实现了教育的意义。

    而在课外懂了教育的意义,在课堂上,才真的能沉下心来学习啊。

    就如吴清澜夫子说的那般: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只是,见几位大哥这般嘚瑟。

    崔岘打开书箱,指着里面满满一书箱的赏票,笑道:“真羡慕你们,可以把所有赏票拿在手里扇风。我这些,十只手都拿不过来。”

    被秀一脸的裴坚四人:“……”

    好了知道了,不许再说了奥!

    他们嘻嘻哈哈笑闹着去学堂。

    赵志案过后,整个裴氏族学里的学习氛围都极好。甚至以前经常板着脸骂‘朽木’的吴夫子,最近也都满脸笑意。

    众学子刚在课堂上落座。

    便见吴清澜走进来,说道:“今日学习一首新诗。”

    大家都没太过在意。

    结果吴清澜看向满课堂的学子,停顿片刻,自己先笑了:“这首诗,叫做《悯农二首》。经由礼部大人们商议,将这首诗作为范诗,送往天下学堂,供学子们学习。”

    哗!

    听到这话,课堂上安静下来。

    而后所有人都齐齐看向崔岘,眼睛里尽是激动与振奋。

    还有浓浓的崇拜!

    裴坚更是一下子站起来,大声道:“夫子,那岂不是说,全天下所有的学子,以后都会知道《悯农二首》,都会认识崔岘?”

    老天啊!

    那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名扬天下’了!

    吴清澜笑着点头:“自然!”

    得到夫子肯定得答案。

    这下不止裴坚,其余几位少爷,和满课堂的学子们,都振奋欢呼出声。

    “崔岘兄,你太厉害了!”

    “来日功成名就,莫要忘记咱们这帮同窗。”

    “崔岘兄,以后你就是我在士林儒学圈层里的最强人脉了!”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