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23、一刀斩断功名路(上)(3 / 5)

加入书签

    这崔岘,究竟给山长灌了什么迷魂汤啊!

    到了此时,众人才真正意识到,崔岘在山长心目中的地位。

    岳麓山长传承一事,绝无商量的余地。

    新任山长,只能是崔岘!

    迎着无数道打量的目光,崔岘站在桓应身旁,沉眉敛目,不发一语。

    郑启贤脸色倏然惨白,不可置信看向桓应,呼吸变得急促。

    桓应居高临下看向他。

    老先生身材削瘦,浑身病态,好似风一吹就倒般孱弱。

    可被这样的目光盯着,郑启贤甚至连句狠话都不敢放。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眼眸中的屈辱不甘,愤恨对着桓应长鞠一躬。

    而后当众褪下教谕外袍,转身消失于夜色深处。

    岳麓书院首席教谕,就此被罢黜。

    有学生想要替郑教谕求情,却被旁边的同窗及时拦下。

    等郑教谕走了。

    桓应拍了拍崔岘的手,虚弱自嘲道:“瞧,老夫还没死呢,说话便不好使喽。”

    这话,吓得院内一众师生神情惶然。

    崔岘涩声道:“老先生,莫要——”

    桓应摆摆手,搀扶着崔岘往前走:“宽慰的话,无需多说。”

    “当年大禹凿龙门,非为毁山,实乃请群山为江河让路。”

    “今以少年为楫,非轻耆老,实因新舟当渡新澜。”

    雨夜,路滑。

    崔岘搀扶着桓应往前走,数百师生分作两拨,从中让出一条路。

    老山长的话音还在继续:“小崔岘呐,你,便是老夫扔给沉疴儒学的一块问路石。”

    “投石问路,非为惊涛,但观涟漪之所向。”

    “这沉疴儒学,早该有人探探水深水浅。老夫且作个抛石人——看你这条新澜,究竟能荡出多远的涟漪。”

    说到这里。

    他转身看向崔岘,轻笑道:“若他日有人问起今日之事,便说……”

    “有个老叟,在儒学长河里,掷了块会发芽的石头。"

    崔岘神情动容。

    他后退几步,对着桓应长揖一礼,认真道:“承蒙桓公,以洪炉点雪,令顽石开光。”

    “此身愿作石中火——不争日月,但照寒夜,终见星火燎荒原。”

    终见星火燎荒原。

    好一个,终见星火燎荒原啊!

    这孩子,终究是答应了他的请求,扛下了这副重担。

    桓应眼角泪意汹涌。

    他颤巍巍伸出手,将崔岘搀扶起来,而后接过求真玉,亲自系在其腰间。

    瞧见这一幕,满院师生哪里还有不懂得?

    片刻沉默后。

    数百岳麓学子、教谕对着桓应身旁,那年轻到过分的少年郎,齐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