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99、岘弟,你替大哥去考科举吧!(1 / 4)

加入书签

    童生试即将开始的前几天。

    突然有个传闻,在南阳县城里小范围流传。

    听说啊,小神童要下场考科举了。

    传话的人说的有鼻子有眼,声称自己三舅的姐夫的叔公家的小孙子,跟小神童一起互相联保了。

    但崔岘满打满算,才开蒙学习一年时间而已。

    这就准备科举啦?

    ……是不是太草率了点!

    有后宅的夫人想打探消息,便攒了个宴会,请崔家两位夫人来,暗搓搓询问。

    对此,陈氏当场在线辟谣:“假的。”

    林氏也信誓旦旦道:“别信。”

    孩子还小,正在认真学习。

    别搞!

    仲景巷,东莱先生的小院里。

    老先生怔怔的看着自己的小徒弟,呆滞道:“你刚才说什么?”

    崔岘眨眨眼,重复道:“老师,弟子把这些书都读完了,您还有别的书吗?”

    不是……这么大几屋子的书,你读完了?

    东莱先生呆住片刻,没敢说自己给徒弟预计的读书时间是一年。

    结果好家伙,徒弟不到半年就读完了!

    你这样,让老师很是猝不及防啊。

    他轻咳一声,开始故意挑毛病:“读的这么快,内容肯定没有巩固的很娴熟吧?为师跟你说,学习一事,肯定不能囫囵吞枣。比如……”

    说着。

    东莱先生随手捡起一本书,翻开,念道:“客谓顾子曰:子所著……”

    “这本书是《读史方舆纪要》。”

    崔岘几乎没有任何思考,脱口而出道:“客谓顾子曰:子所著《方舆纪要》一书,集百代之成言,考诸家之绪论。穷年累月,矻矻不休……”

    他背诵的十分丝滑流畅,几乎没有任何停顿。

    东莱先生很是吃惊,不信邪般又拿起一本书翻开:“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

    “这本书是《日知录》。”

    崔岘再次迅速道:“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东莱先生傻了。

    其实博览群书,甚至能背诵出很多书,在这个年代很常见。

    包括东莱先生自己,也是博闻强记的佼佼者。

    问题是,他钻研了一辈子啊!

    崔岘才读了多久?

    愣愣看着自己的小徒弟,东莱先生突然不确定问道:“为师记得,当初为师给你布置的课业,是读完这些书,对吧?”

    崔岘点点头,认真道:“是的,弟子读完了,所以就会背了。”

    东莱先生:?

    不是?这对吗?!

    老夫行走文坛多年,见过无数天才,但真没见过天才到你这样地步的。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