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河西村崔岘(2 / 3)

加入书签

小儿子崔钰,刚锻炼完,站在崔岘身边微微喘气。

    他是崔岘的堂兄,今年九岁,比崔岘大一岁。

    老二媳妇儿陈氏,也就是崔岘的娘,怀有五个月身孕,正扶着腰打扫院子。

    崔岘歇息片刻,赶紧去帮忙。

    打扫到大门口的时候,他听到外面那群人在奚落自家,于是恶狠狠瞪过去。

    懒汉婆娘们被抓包也不害臊,嘻嘻哈哈的散去了。

    崔岘见状,回头看向自家破落、寒酸的房屋,无声叹气。

    难怪会被人看不起。

    真是穷到叮咣响啊。

    没错,崔岘穿越了。

    上辈子,他是现代社会985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死于一场意外车祸。

    再次睁开眼,却穿越到大梁王朝,河西村崔家一个八岁稚童身上。

    巧的是,这个稚童名字也叫做崔岘。

    半月前小崔岘在溪边玩耍,不慎落水昏迷,醒来便神不知鬼不觉的换了个芯子。

    好在,崔岘融合了稚童的意识,所以并未引起旁人怀疑。

    要知道这可是古代。

    若是被认定为‘鬼附身’,那可太要命了!

    再说这崔家。

    崔岘的祖母老崔氏,是个‘鸡娃狂魔’,日日盼望着两个读书的儿子,能科举高中,光耀门楣。

    可惜这么多年都没能如愿。

    反倒成为十里八村的笑料。

    人们嘲弄:“老崔氏是癔症了,他们崔家啊,就没有中榜的命!”

    听着里屋父亲、大伯的读书声,再看看自家简陋的院子,崔岘喃喃道:“没有中榜的命么……未必吧。”

    半月前穿越来的时候,崔岘是有些茫然的。

    因为这个叫做大梁的朝代,他从未听说过。

    前世那些闪耀在历史长河里的先贤、名家,也都不见踪迹。

    后来暗中观察大伯、父亲读的书,让崔岘松了口气——还好,读的是四书五经。

    再根据大梁王朝乡试、会试、殿试的完备科举制度,和其余种种迹象可以推测出,这个大梁王朝,无限接近于上辈子的明朝。

    只是开国皇帝从姓朱,变成了姓梁。

    当然,对于崔岘来说,这都是小事。

    只要还在读四书五经,只要仍旧是儒家在治理天下。

    就足够了!

    作为曾经的高等学府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崔岘的脑子里,储藏着足以惊艳这个时代的璀璨学识。

    不仅仅限于那些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诗词。

    他还能做八股,辨经文,写策论。

    他临摹过书圣王羲之的字。

    他通读过《四书章句集注》——集儒家大成的官方哲学丛书,再直白来说就是科举考试的答卷标准。

    他知道朱熹的格物致知。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