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05、格物致知:由白糖开始的轻工业革新(下)(3 / 5)

加入书签

区八十两银子,搏一搏又如何!

    一千斤黑砂糖很快被倒进去。

    崔钰负责搅拌。

    很快,温度够了,浓度也够了。

    接下来就是第二步:过滤。

    林氏、陈氏妯娌齐齐上阵,将热糖液趁热倾倒入滤架——上层是松江标布、下层是葛布。

    而在滤架下方,是稍小一些的陶缸。

    这一步,是过滤掉杂质。

    接下来,仍旧是过滤杂质,但这一步更为关键。

    把分离出来的蛋清打至起泡,倒入糖液当中。

    而后,需要静止整整三个时辰。

    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有论证的!

    比如最开始的棉布过滤,《天工开物》载:澄糖器用密布。

    而鸡蛋清二次深度过滤,则是出自嘉靖御药房用蛋清澄药液。《本草品汇精要》载:取鸡子清搅浊水即清。

    但这一步过于耗时。

    崔家人早已疲惫不堪,因此,连最有拼劲的老崔氏最后都熬不住,回房去休息了。

    次日清晨。

    最先起床的陈氏兴奋惊呼道:“杂质都浮上来了!”

    没睡多久的一家子人纷纷起床,而后激动发现,还真是!

    蛋清裹挟着糖浆里的杂质,全部漂浮起来。

    将褐色浮沫撇出,缸里的黑色糖浆,颜色清浅了特别多!

    到这个时候,一家子才是真的瞠目结舌,心脏怦怦跳,看到了希望!

    老崔氏捂住胸口,对崔岘说道:“岘哥儿,接下来呢,要怎么做?”

    接下来啊,那就是竹炭过滤,也就是脱色关键了。

    这一步,同样有出处。

    晚明《物理小识》记载:竹炭清水,其色如空。

    在竹筐底部,分别铺上芦苇席、稻壳灰、颗粒碳、黄河沙。

    将糖浆倒进去,用活性炭进行过滤。

    令人震惊激动的一幕来了!

    二次过滤的糖浆,颜色又变白了许多!

    娘嘞!

    老崔氏一边忙活,一边直呼‘娘嘞’,激动的直哆嗦。

    其余崔家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真……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黑砂糖变白了?!

    但到了此时,还没完。

    要把炭滤糖液,再次煮至粘稠,也就是拉丝状。

    趁热灌入漏斗,再覆麦秸梗保温结晶。

    这一步做完,要再等三日。

    三日后揭麦秸梗,浇淋黄河澄泥水。

    而这里的浇淋黄泥水,便是《天工开物》里记载的:黄泥水淋糖法。

    浇淋黄泥水后,能得到灰白的糖块。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