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微结构调整技术(2 / 2)

加入书签

,经过测试,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强之下激活了超导现象。

不得不说,海量实验的确有用,就好似在茫茫大海里捞鱼一样。

一条渔船去捞鱼,可能没有什么收获,但1000万条渔船同时出去捞鱼,那么必然会捞到鱼。

经过1号智能AI的整理之后,一份实验报告出现在赵小侯面前的屏幕内。

在这份实验报告里,这些铜酸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里都出现了cu-o面。

其中表现最好的一种铜酸盐-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在276.15K的温度时,保持超导临界性。

也就是说在3摄氏度的时候,可以激活超导性。

有一说一,这种材料写成论文发表的话,会让整个蓝星的超导学界都震惊的。

毕竟3摄氏度这个温度在超导材料里已经很高了。

一个冰箱都能轻而易举将温度降低到零下18摄氏度。

实际上,只要先将超导材料温度降到3摄氏度以下,然后包裹比较好的保温材料,是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

当然,就算是配置降温设备,体积也会变得很小。

说白了,这种铜酸盐-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经算是可以广泛使用的超导材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