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打包出售的锗碳芯片技术(1 / 2)

加入书签

毕竟人家的级别放在那里,虽然是公司老总,但人家至少也是正厅级的待遇。

一位正厅级的老总叫自己院士,和一群学生,员工什么的叫自己院士,完全是两个概念好吧。

经过一番交谈之后,赵小侯也算是了解到了对方这次过来,实际上是想要购买180nm工艺的锗碳芯片技术,当然如果能够购买更高工艺的锗碳芯片技术就更好了。

当然,在会议室里的交谈仅仅只是一个缓和气氛的开始。

真正的商业谈判还在后面。

等到会谈结束之后,赵小侯和钱本伟回到办公室。

赵小侯就和钱本伟商议了一下,决定将180nm、130nm、90nm以及65nm的锗碳芯片技术打包卖给锗碳芯片公司。

毕竟境外那些芯片公司都将3nm的硅芯片技术搞出来了。

再藏着掖着的话,对于锗碳芯片的推广并不利。

要知道别看250nm锗碳芯片现在虽然卖得很好,但过去这几年,其性能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很多企业的需求了。

至于个人电脑、手机这方面,也需要足够能打的锗碳芯片来支撑大夏的相关产业。

至于价格,赵小侯和钱本伟都没有直接定下来。

毕竟这个还需要法务部的人收集数据,综合考虑,最终才能够定下价格来。

但即便是如此,赵小侯大概测算了一下,感觉这次四个工艺规格的锗碳芯片技术,如果打包出售的话,至少应该能够卖到600亿以上,甚至于800亿都有可能。

他之所以估算出这个价格来,主要就是因为这几年大夏的经济更活跃了。

并且随着电动车,无人机,手机等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就更大了。

最关键的就是,赵小侯出售的90nm,65nm锗碳芯片技术,属于顶尖性能芯片。

说白了,65nm锗碳芯片如果安装到国产手机上,在性能上,绝对完爆使用国外芯片的手机。

这年头,谁买手机不看性能啊?

性能更高更强的手机,从来都是不愁销售的。

每次这类手机发售的时候,一堆堆的黄牛排队购买,然后加价转售,这都快成名场面了。

这么说吧,以前每年大夏进口的芯片,可是从大夏赚走了海量的外汇。

你不买都不行,除非大夏的企业不做手机,电动车,无人机等等了。

将这个事情交给钱本伟全权负责之后,赵小侯就拿着一个箱子,将实验室里产出的号碳纤维1号样品装入,然后给李新华打了个电话。

李新华现在可不只是赵小侯的军工联络人了。

人家自从被授予上校军衔之后,就被上面委以重任,担任一家重型军工厂的总军代表,下面还管着十多个军代表呢。

赵小侯打电话过来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看到电话号码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是赵院士啊,您好您好,恭喜您当选了工程院院士啊。”

李新华回过神来,急忙接了电话。

他可不是那种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消息灵通得很。

在工程院增选院士之后,他就知道赵小侯成为院士了。

虽然之前两人关系很好,但这个时候,他还是发出了由衷的祝贺。

“你也知道啦?哈哈哈哈。”

听到李新华这么一说,赵小侯那个心情很愉悦啊。

不过他还是记得正事的。

随后就让李新华过来,他有个事情要说。

赵小侯之所以不在电话里说号碳纤维的事情,主要就是因为他在增选为院士之后,保密意识大幅提升了。

他担心电话里说了这事泄密。

毕竟很难说他现在不会被国外的间谍盯上。

他也知道,现在的手机通讯,想要截取通话内容还是有可能的。

虽然赵小侯没说是什么事情,李新华还是很快就赶了过去。

毕竟李新华深深知道赵小侯现在的分量。

等李新华赶到位于青花的小侯科技公司的时候,赵小侯已经将号碳纤维吸收电磁波这一块的实验数据给整理好了,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报告。

等李新华来了之后,他就将实验报告交给了李新华,让他转交上去。

这也是无奈的事情。

虽然他现在是院士了,但和军方的接触里,他能找到的比较安全转交给上面的人就只有李新华了。

毕竟他也知道号碳纤维这个技术对于国防的重要意义。

李新华接过实验报告之后,随即就放入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箱子里,方才告辞离开。

他是不会看实验报告的,毕竟赵小侯交出来的实验报告,他用屁股想也知道其重要性。

他只是一个工具人,将实验报告交到该去的地方就可以了。

等李新华一走,赵小侯就松了一口气,将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