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快装修赶年集(2 / 4)

加入书签

着女儿装修房子时,心里还犯过嘀咕,怕自己考虑不周全,现在看着各个房间崭新的模样,倒觉得这份“冒险”值了。

客厅的浅灰色沙发摆得端端正正,电视墙的岩板纹理自然流畅,女儿房间里她念叨了好久的飘窗也终于装好,铺着她最爱的米白色软垫,阳光洒在上面,暖得让人想立刻躺上去。

送走师傅们后,我挽起袖子开始清理室内卫生。

地上还散落着一些细小的木屑和水泥粉尘,我先拿扫帚仔细地扫了一遍,尤其是墙角和家具的缝隙,生怕留下一点灰尘。

接着又端来清水,用拖把一遍遍擦拭地板,每拖完一块区域,看着原本灰蒙蒙的地面变得光亮如新,疲惫感好像都减轻了几分。

清理女儿房间时,我特意把她之前留在旧房子里的几本漫画书摆在新书架上,想着她回来看到熟悉的书放在陌生的房间里,说不定会惊喜地跳起来。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客厅的吊灯把整个房间照得亮堂堂的。

我直起腰,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肩膀,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的万家灯火,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

虽然这几天跑前跑后,既要盯着装修进度,又要忙着采购材料,累得倒头就能睡着,但此刻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子,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我仿佛已经看到女儿推开家门时,眼睛瞪得圆圆的,惊喜地喊着“爸爸\/妈妈,这房子也太好看了吧”的模样,心里甜丝丝的,比吃了蜜还开心。

我顺手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手机,想看看时间,屏幕亮起时才发现已经夜里十二点了。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打扫了近四个小时。

手指在屏幕上划了划,给女儿发了条日常消息:“早点休息,别熬夜,过年回家给你带好吃的。”发送成功后,我把手机调成静音,起身去洗漱。躺在床上时,脑海里还在盘算着明天要做的事——去集市上买几个福贴,最好是那种红底金字的,贴在窗户和门上,一下子就能添上过年的喜庆劲儿;再买些灯笼和彩带,把客厅装饰一下,让家里更有年味。

迷迷糊糊快要睡着时,我还在想着,等女儿回来,一定要先蒙住她的眼睛,把她带到房子里,让她一点点揭开惊喜。

想象着她开心的笑容,我带着满满的期待进入了梦乡,梦里都是新房里飘着的年味和女儿欢快的笑声。

日历一页页撕到了尽头,终于停在了2023年1月19号。

窗外的风裹着年末的寒意,刮过楼下光秃秃的树梢,却吹不散我心里的暖意——明天傍晚5点半,女儿就要从胶州北站下来了。

我坐在沙发上,手指反复摩挲着手机里女儿发来的车次信息,连车载导航都提前设好了路线,就怕明天路上出一点岔子。

想想女儿在外求学一年,回来时肯定又瘦了,得赶紧把家里的被褥晒得暖烘烘的,再提前煮好她爱喝的小米粥,等她一进门就能喝上热乎的。

转眼到了20好,距离除夕只剩一天,采购年货的事再也不能耽搁。

我揣着早就列好的清单,揣着满心的期待,开车往农贸市场赶。还没到市场大门,隔着两条街就听见了鼎沸的人声,像一锅煮沸的热水,满是过年的热闹劲儿。

停好车走近一看,市场入口处的红色灯笼已经挂了起来,随风轻轻晃动,映得来往人的脸上都带着喜气。

门口的小贩推着三轮车卖炒货,瓜子、花生的香味混着远处飘来的糖炒栗子味,一下子就把年味拉满了。

还没进市场大门,就被拥挤的人群裹着往前挪。

放眼望去,市场里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每个人手里都拎着大大小小的袋子,有的是刚买的新鲜蔬菜,有的是捆好的鸡鸭,还有孩子拽着家长的衣角,盯着摊位上的糖葫芦不肯走。

市场的招牌被油烟熏得有些发黑,却挂着醒目的“年货大集”横幅,底下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叫卖声此起彼伏:“刚摘的青菜!水灵得很!”“新鲜的活鱼!现杀现卖!”“土鸡蛋!不掺一点假!”

我随着人流往蔬菜区走,脚下的水泥地被踩得有些光滑,偶尔还能看到几点菜叶的碎渣。

一进蔬菜区,眼前瞬间亮了起来——绿油油的青菜码得整整齐齐,叶子上还沾着早上的露水,透着新鲜劲儿;

白里透青的萝卜堆成小山,带着泥土的清香,有的还带着翠绿的萝卜缨,看着就脆爽;水灵灵的芹菜一把把捆着,茎秆纤细,叶子翠绿,掐一下还能挤出汁水;

红润润的番茄摆在白色的泡沫箱里,有的透着浅红,有的红得发亮,像一个个小灯笼;

绿衣带刺的黄瓜搭在竹筐里,顶花带刺,看着就鲜嫩。还有紫色的茄子、金黄的南瓜、带着白霜的冬瓜,各类农副产品摆得满满当当,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摊位前围满了采购的人,大家都低着头仔细挑选,手指轻轻捏着蔬菜,比对着新鲜度。

一位大妈蹲在青菜摊前,把青菜叶子一片一片翻开,嘴里还念叨着:“要选这种没有虫眼的,炒着才好吃。”摊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